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斑海豹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记录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斑海豹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的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Wild Population and Habitat of Spotted Seal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65—2021《斑海豹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斑海豹保护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监测范围与对象:本标准适用于辽宁沿海斑海豹的野外种群及其栖息地监测工作,监测对象为斑海豹及其栖息地环境因子。明确监测范围和对象有助于规范监测活动,确保数据收集全面准确。
2. 监测内容:包括斑海豹种群数量、分布、行为习性、繁殖状况等生物学特性监测,以及栖息地的水质、底质、饵料生物等环境因子监测。通过综合监测这些内容,可以全面了解斑海豹种群动态及其生存环境状况。
3. 样点布设原则:要求样点布设应覆盖斑海豹主要分布区,兼顾不同生境类型,并考虑历史监测数据。合理布设样点是保证监测结果科学性的基础。
4. 数据记录要求:规定了监测数据记录的具体格式和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天气状况、观测到的斑海豹数量、行为等信息。规范的数据记录方式有利于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5. 安全防护措施:强调在开展野外监测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配备救生设备、注意潮汐变化等。这保障了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6. 报告编写要求:明确了监测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如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建议等。高质量的监测报告能够为斑海豹保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7. 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如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开展人员培训、进行重复监测验证等。严格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8. 监测周期: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监测,繁殖季节增加监测频次。合理的监测周期安排能够及时掌握斑海豹种群动态变化情况。
以上条文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对于有效开展斑海豹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