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下肢静脉性溃疡护理的基本要求、评估内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慢性伤口护理的医护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hronic Wound Care - Part 2: Lower Limb Venous Ulc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268.2-2020慢性伤口护理技术规程 第2部分:下肢静脉性溃疡》是甘肃省地方标准,专门针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护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评估与诊断:标准指出,在对患者进行初步接触时,应全面了解病史,包括溃疡持续时间、大小、深度、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特别强调了对患者生活方式、职业暴露风险及既往治疗经历的关注。此外,还需检查局部血液循环状态,如皮肤颜色、温度变化、水肿程度等,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来确认静脉功能障碍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
2. 清创处理:对于开放性伤口,标准要求采用适当的清洁方法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抗菌溶液清洗伤口表面,必要时可选用酶类制剂辅助溶解顽固性腐肉。同时,强调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无菌操作以防止二次感染。
3. 压力疗法的应用:鉴于静脉性溃疡常伴随下肢高压现象,标准推荐使用分级加压绷带系统或者弹力袜作为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具体而言,初级压力水平设定为20-30mmHg,高级别则可达40mmHg以上,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至最佳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佩戴期间应定期监测肢体末端循环状况,避免因过度压迫导致组织缺血坏死。
4. 药物干预:对于伴有炎症反应明显的病例,可以考虑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抑制细菌繁殖;若存在明显疼痛症状,则可酌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不适感。另外,还提到某些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可能有助于加速愈合过程,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5. 康复训练计划:除了上述医学手段外,标准也重视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的重要性。比如鼓励患者每日进行适度的腿部抬高运动以改善静脉回流;指导正确穿脱弹力袜的方法以防不当使用造成损伤;并且提倡健康饮食习惯,增加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量,从而支持机体修复能力。
综上所述,《DB62/T 4268.2-2020》不仅涵盖了从基础评估到综合管理的一系列流程,而且突出了个性化护理理念,旨在提高慢性伤口尤其是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