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别山观音豆腐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别山地区观音豆腐的传统制作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Guanyin Tofu in Dabie Mount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5T 1-2020 大别山观音豆腐制作技术规范》是专门针对大别山地区特色传统食品观音豆腐的制作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方面,标准规定必须使用生长于大别山地区的特定植物——观音草作为主要原料。要求采摘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9月之间,且需选择茎叶鲜嫩、无病虫害的部分。这是为了保证原料的新鲜度和纯正性,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
关于加工过程,标准指出整个制作流程应包括清洗、浸泡、研磨、过滤、煮制等环节。其中浸泡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以充分软化观音草纤维;研磨时要保证颗粒细腻均匀,以便后续提取有效成分;煮制温度控制在85℃至95℃之间,并持续加热10分钟以上,这一步骤对于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至关重要。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成品质量检测的要求。成品的水分含量应在70%-75%之间,pH值保持在6.0-6.5范围内,同时不允许存在任何人工添加剂或化学防腐剂。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口感、保存期限以及安全性。
最后,在包装与储存方面,规定采用密封性良好的环保材料进行包装,并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执行标准号等内容。储存环境温度应控制在0℃-10℃之间,避免阳光直射,防止产品变质。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地方特色食品制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