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南省浅山丘陵地区旱作小麦生产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浅山丘陵地区旱作小麦的生产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Dryland Wheat Production in Hilly Areas (DB4112T 283—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2/T 283—2020《浅山丘陵地区旱作小麦生产管理规范》是河南省针对浅山丘陵区域小麦种植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要求选用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如周麦系列、百农系列等。这主要是因为浅山丘陵地区降水较少且分布不均,选择适宜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稳定性。
二、播种技术
规定了适期播种的重要性,一般在秋分至寒露期间播种最佳。同时强调种子处理环节,包括晒种、拌种等措施,以增强种子活力并预防病虫害。此外,提倡机械精量播种,确保合理密植,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部分,特别指出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这两个关键时期。另外,还应加强肥水调控,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并注重有机肥的应用,促进作物健壮成长。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该区域常见的白粉病、锈病以及蚜虫等问题,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建议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导,辅以化学药剂喷洒的方式,在发病初期及时采取行动,减少损失。
五、收获与储藏
最后,在收获阶段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因雨淋导致品质下降。收获后应尽快晾晒干燥,入库前做好清选工作,确保种子纯度及发芽率达标,延长保存期限。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整个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框架,有助于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