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要求,包括平台架构、功能要求、安全要求、运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中的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活动。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Data Sharing and Exchange - Part 1: Requirements for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240.1-2020《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 第1部分: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要求》是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平台建设原则
标准指出平台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从全市层面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各层级政府间的数据流通顺畅,还要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分工,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将数据安全放在首位。例如,“统一规划”强调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分级管理”则明确了不同层级政府机构在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上的权限划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数据资源目录编制
数据资源目录作为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工具,其编制过程至关重要。根据标准的要求,数据资源目录应当涵盖所有需要共享的数据项及其属性信息。具体来说,每个数据项都应包括名称、定义、来源、更新频率等内容。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于敏感信息的处理方式,比如是否允许公开查询或仅限内部使用等。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数据透明度,同时也保护了个人隐私和其他商业秘密。
安全保障措施
鉴于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该标准对安全保障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在技术层面,需采用加密算法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其次,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获取特定的数据;再次,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漏洞;最后,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外部威胁带来的损失。
运行维护机制
为了保证平台长期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维护机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巡检制度、故障排查流程以及性能优化策略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负责解决各类技术难题,并且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来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以上手段可以有效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 第1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具体的指导框架,帮助各地政府部门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无论是从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来看,它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地方依据此标准进一步完善自身体系建设,促进跨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