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据中心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规划与选址、建筑与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数据中心节能设计。
Title:Energy Saving Design Code for Data Cen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242-2020《数据中心节能设计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为数据中心的节能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5.1.2 数据中心选址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优先选择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的区域。
这一条款强调了数据中心选址的重要性。选择气候适宜的地区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例如,在寒冷地区可以利用自然冷源来冷却设备,而在温暖潮湿地区则需要加强通风和除湿措施。此外,丰富的水资源有助于采用冷却塔等高效的冷却方式,而稳定的电力供应则是保障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基础。
6.2.3 数据中心机房内气流组织应合理布置,避免短路循环和热岛效应。
合理的气流组织对于提高能效至关重要。短路循环会导致冷空气未经过计算的有效路径直接返回空调系统,增加能耗。而热岛效应指的是局部区域温度过高,影响设备散热效果。通过优化布局如设置挡板、合理安排冷热通道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气流分布,提升整体效率。
7.1.4 冷却水系统应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并根据负荷变化调整水泵转速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变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冷却水系统更加灵活地响应实际需求。当数据中心负载较低时,降低水泵转速不仅节省能源,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这种动态调节机制特别适用于全天候运行的数据中心环境,确保在任何工况下都能保持最佳性能。
8.2.1 新建或改造的数据中心应配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耗能设备的实时监测与分析。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有助于全面掌握数据中心的能耗状况。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装置收集数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潜在的节能机会。例如识别异常消耗模式、预测维护需求等,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运营策略。
以上仅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综合考量。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DB31/T 1242-2020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