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集中区)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及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要求及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集中区)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安全管理。
Title:Safety Protection Distance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Industrial Parks and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G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522-2021 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集中区)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及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保障危险化学品相关设施的安全运营。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海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集中区)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确定。这为园区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安全防护距离的概念
安全防护距离是指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引发的火灾、爆炸或毒气扩散等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边界外设置的一段最小距离。这一概念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确定安全防护距离的原则
标准指出,在确定安全防护距离时应遵循科学合理、技术可行、经济优化的原则。这意味着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还需兼顾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既能有效保护公众安全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满足一般要求的安全防护距离时,标准允许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例如,通过加强内部安全管理、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来降低风险等级。同时强调了这些补偿措施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并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监测与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测与评估体系是保证标准执行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要求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并将结果作为调整和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依据。此外还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管理水平。
结论
DB46/T 522-2021不仅为海南省内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也为其他地区制定类似规范积累了宝贵经验。它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日益重视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关注。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