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更新改造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及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的更新改造工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Re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Safety Monitoring Facilities of Reservoir D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333-2020《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更新改造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在标准的开头部分,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如“安全监测”、“监测设施”等。这些定义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确保了各方在讨论和实施时有共同的理解。例如,“安全监测”被定义为通过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水库大坝及其相关设施的安全状态进行持续观测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监测的目的在于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
监测项目与要求
标准明确了不同类型大坝应设置的基本监测项目。对于土石坝,规定了包括渗流、变形、应力应变在内的多项监测内容;而对于混凝土坝,则增加了温度监测等特殊需求。每种监测项目的具体要求都基于实际工程经验和科学依据制定,旨在全面掌握大坝的工作状态。
更新改造原则
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标准提出了“安全性优先”、“经济合理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任何改造之前,必须首先确保新系统能够提供比原有系统更高的安全保障水平;同时也要考虑成本效益比,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最后还需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使改造后的设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服务周期。
设计与施工
关于设计阶段,标准特别强调了设计方案需要经过严格审核,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征等因素。此外,在施工期间也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图纸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如果确实有必要调整,则需重新提交修改方案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验收与维护
完成所有工作之后,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检查。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时才能视为合格。之后进入正常运营期后,则需要定期开展日常巡检保养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以维持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转状况。
以上就是对DB36/T 1333-2020中几个核心方面的简要介绍及深度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