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洪雅茶叶生产加工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包装贮运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洪雅县范围内洪雅茶叶的生产与加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Hongya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4T 28-2020洪雅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是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对洪雅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了系统性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洪雅县行政区域内生产的茶叶产品,包括绿茶、红茶等主要茶类。此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茶类产品类型,为后续具体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洪雅茶叶”的定义,即在洪雅县范围内按照特定栽培管理措施种植,并经过传统或现代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地域性和生产工艺的独特性,有助于维护洪雅茶叶的品牌形象。
三、生产基地建设
标准要求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海拔300米至800米之间的山区,土壤pH值应在4.5至6.5之间。同时,基地周边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得有工业污染源。这些条件确保了茶叶生长环境的优越性,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四、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规定了合理密植、适时修剪、科学施肥等内容。例如,每亩茶园的茶树株数不得超过3000株,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修剪,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总肥料量的50%。这些措施旨在优化茶树生长环境,促进健康生长。
五、采摘与鲜叶处理
标准指出,采摘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避免雨天采摘。鲜叶采摘后应及时摊放,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并且要定期翻动以保证均匀失水。这一系列操作能够减少鲜叶堆积发热现象,保持其新鲜度。
六、加工工艺
对于加工工艺,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杀青时温度控制在200℃左右,时间为1分钟至2分钟;揉捻过程中压力需先轻后重再轻,持续时间为40分钟至60分钟。通过精确控制各项参数,可以有效提升成品茶的质量稳定性。
七、质量检验
最后,在产品质量检验环节,标准强调了感官审评与理化指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感官审评主要考察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而理化指标则包括水分含量、灰分比例等项目。只有当所有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时,才能认定该批产品合格。
综上所述,《DB5114T 28-2020洪雅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从产地选择到最终产品出厂前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细致的规定,为洪雅茶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