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施建设、服务管理、安全保障、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d Culture Study Tour Bas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规范》(DB14/T2167-2020)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的地方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功能分区、设施设备、服务管理等内容。适用于山西省内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
2. 基本要求:
- 主题明确:基地应具有鲜明的红色文化主题,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
- 教育性:基地应具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 安全性:基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3. 功能分区:
- 展览展示区:用于展示红色历史文物、图片、文献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 互动体验区:设置模拟场景或互动项目,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 学习交流区:提供教室或会议室,供师生讨论交流所学内容。
4. 设施设备:
- 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等,用于辅助教学。
- 生活设施:如宿舍、食堂等,需满足学生住宿和饮食需求。
- 交通设施:基地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方便学生到达。
5. 服务管理:
- 人员配备:基地应配备专业的讲解员和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课程设计: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 安全保障: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上是对《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规范》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旨在指导各地按照标准建设和运营红色文化研学基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