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淡水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的技术要求、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及监测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淡水养殖尾水的生态处理及排放。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Treatment of Freshwate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5T 74-2020《淡水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是湖北省宜昌市发布的关于淡水养殖尾水处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宜昌市范围内淡水水产养殖场的尾水生态处理。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行业适用性,确保了规范在特定区域内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淡水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淡水养殖尾水”是指淡水水产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含有残饵、粪便、化学药品等物质的废水。“生态处理”则是指通过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来净化这些废水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3. 处理目标与指标
- 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规定了尾水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水质目标:处理后的尾水应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如pH值应在6.5至8.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
4. 处理工艺选择
标准推荐了几种常见的尾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沉淀法、生物滤池法、人工湿地法等。每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技术要点。例如,物理沉淀法适合处理悬浮物较多的尾水,而生物滤池法则更适合去除有机污染物。
5. 设施设计与运行管理
对于处理设施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沉淀池的有效容积、过滤设备的材质选择等。同时强调了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维护和监测,要求定期检测尾水的各项指标,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
6. 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
在尾水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此外,还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对DB4205T 74-2020标准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促进淡水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