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贮藏的技术要求、贮藏前准备、入库管理、贮藏期间管理、出库管理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苹果的贮藏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e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040-2020苹果贮藏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苹果的贮藏管理,确保苹果在贮藏期间保持品质和延长保鲜期。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贮藏环境条件
标准规定苹果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至1℃,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之间。这样的温湿度条件可以有效抑制苹果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动,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病害的发生。实际操作中,应配备温湿度自动调控设备,定期监测并调整以维持恒定的贮藏环境。
2. 入库前处理
在苹果入库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挑选和预冷处理。标准要求剔除有机械损伤、病虫害以及未成熟的果实,并对果实表面进行清洁。预冷过程应在10℃以下环境中进行,时间为12至24小时,目的是降低果实的田间热,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冷害。
3. 包装与堆码
苹果在贮藏时应采用透气性良好的包装材料,如纸箱或网袋,避免使用完全密封的包装方式。包装内应放置适量的吸湿剂或保鲜剂,以吸收多余的水分并抑制微生物生长。堆码时要保证通风良好,垛间距不少于50厘米,顶部距天花板至少1米,以便空气流通。
4. 气体调节贮藏
对于需要长期贮藏的苹果,可采用气体调节技术。标准建议将氧气浓度降至2%-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之间。这种方法能够减缓苹果的代谢速率,延长贮藏时间。实施气体调节贮藏时,需配备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定期检查并调整气体成分。
5. 日常管理与检查
贮藏期间应每天巡查库房,观察温湿度变化及果实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果实出现腐烂或病害迹象,应及时隔离处理,防止病害扩散。同时,还需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便于追溯和分析。
6. 出库管理
出库前应逐步升温至常温(约15℃),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造成冷害。出库后的苹果应尽快销售或加工,不宜长时间存放,以免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通过遵循以上标准中的关键条文,可以有效地提高苹果贮藏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