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运行、维护及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煤矿地震监测台网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al Mine Seismic Monitoring Net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P6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94—2020《煤矿地震监测台网技术要求》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煤矿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技术指标和运行管理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监测范围与精度:标准明确指出,煤矿地震监测台网应覆盖矿井及周边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区域。对于地震事件的监测,定位误差不得超过500米,震级测定误差应在±0.3级以内。这确保了即使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也能准确捕捉到地震信息。
2. 台站布设原则:要求台站布局需兼顾均匀性和经济性,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站点数量。具体而言,每个矿区至少设置三个以上台站形成三角形分布以提高定位精度,并且台站间距离一般控制在10-20公里范围内。
3. 仪器设备选型:推荐使用高灵敏度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作为主要观测设备,同时配备自动触发记录功能。所有仪器均需经过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还强调了备用电源配置的重要性,确保断电情况下仍能维持至少8小时连续工作。
4. 数据传输与存储: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格式规范,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光纤、无线网络等实现远程实时传输。本地原始数据至少保存五年以上,而处理后的成果资料则长期归档备查。为了保障信息安全,特别提出采用加密措施防止未经授权访问。
5. 日常维护与校验:规定每年应对全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养一次,并定期开展野外对比试验验证系统性能。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修复,必要时暂停相关区域内的生产活动直至恢复正常状态。
6. 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了各级地震事件发生后的报告流程及时限要求。一旦接收到M≥2.0级别的地震信号,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有关部门汇报最新进展。对于可能威胁到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则需要组织专家团队赶赴现场协助处置。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煤矿地震监测台网技术要求》不仅涵盖了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系统的全方位指导,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可能性,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