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涉氨制冷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涉氨制冷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Title: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Prevention System for Safety of Ammonia Refrigeration Special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83—2020 涉氨制冷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涉氨制冷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供了指导。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双重预防体系”的概念,即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企业应当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的风险辨识评估机制,确保每个岗位都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关于风险辨识与评估,标准要求企业采用适宜的方法全面识别涉氨制冷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环境中的危险源。特别强调了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并规定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辨识,当工艺技术或设备发生变更时也需及时更新风险清单。例如,在液氨储罐区应重点关注温度压力参数异常、阀门泄漏等潜在风险因素。
对于风险分级管控,标准提出了四色图管理法,即将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并对应不同的管控层级。红色代表最高级别风险,需要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监督整改;而蓝色则属于一般风险,可由班组级人员落实日常检查即可。同时,还要求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标准指出隐患排查工作应结合季节特点、节假日安排等因素灵活开展。例如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设备过热引发故障,此时就要加强冷却系统巡查频率。另外,还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隐患从发现到销号的全过程跟踪记录。
最后在持续改进环节,标准强调企业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当中。并且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体系运行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确保体系能够持续有效运转下去。
以上就是对DB37/T 4283—2020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