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技术要求、接口规范及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与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 - Part 3: Data Transmis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4.3-2020《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数据传输》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城市轨道交通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系统的数据传输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规范。以下是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接口类型与物理层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AFC系统中不同设备间的数据接口类型及其物理层要求。例如,对于车站终端设备(如自动售票机、检票机等)之间的通信接口,推荐使用RS-485或以太网接口。这些接口的选择基于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确保在复杂的地铁环境中可靠工作。
数据传输协议
标准详细描述了AFC系统内各组件间的数据交换所遵循的协议。其中包括但不限于TCP/IP协议栈的应用,以及对HTTP/HTTPS作为应用层协议的支持。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数据加密的重要性,建议采用AES等强加密算法来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
为了保证数据在整个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标准提出了多种验证机制。比如,在每次数据包发送之前需要计算并附带CRC校验码;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也需重新计算CRC并与原值对比,以此判断数据是否被篡改或丢失。
错误处理机制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情况,标准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当发生网络连接中断时,系统应具备自动重连功能,并记录下断点位置以便后续恢复传输;若检测到数据包损坏,则应该请求重传该包直至成功为止。
日志记录与审计跟踪
为了便于后期维护和故障排查,标准要求所有重要的操作都必须生成详细的日志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登录登出事件、交易记录、系统配置变更等内容。同时,还规定了日志文件的存储期限不得少于一年,且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都将触发报警机制。
以上只是DB11/T 1164.3-2020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上该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和技术要点。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