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方法、技术指标和判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Title:Code for Test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and Subgrad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B32/T 3916-2020)是江苏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一些关键条款。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了其在特定区域内的权威性和适用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建筑地基基础”的概念,即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部分及其下部的土体或岩体。这一定义为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
三、基本规定
1. 检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2. 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熟悉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
3. 检测前应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包括检测目的、内容、方法、设备、时间安排等。
4. 检测过程中应做好记录,保存原始数据,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现场检测
1. 静载试验:用于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试验加载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沉降观测点布置应合理,每次加载后应立即读取沉降量。
2. 钻芯法: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完整性及桩底沉渣厚度。钻孔直径不宜小于75mm,芯样试件加工时应保持平直,端面与轴线垂直。
3. 声波透射法: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同步移动,声波信号应连续且清晰可辨。
五、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写
1. 数据分析应采用科学的方法,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2. 报告内容应全面,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概况、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论与建议等。
3. 报告格式应统一,便于查阅和存档。
六、附录
附录中提供了多种表格模板,如检测记录表、报告封面等,供检测单位参考使用。这些表格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总之,《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B32/T 3916-2020)是一部系统性强、操作性强的地方标准,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共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