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新建、改建和养护工程的施工。
Title: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Mixed Hot Regenerated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284-2019《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再生沥青路面的质量和性能。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原材料要求
第5.1条:再生沥青混合料所使用的旧沥青路面材料(RAP)应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包括粒径分布、含水量以及清洁度等指标。具体来说,RAP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1.5mm,并且需要经过破碎筛分处理以保证均匀性。此外,RAP的含水率不得超过3%,并需清除其中的杂物如泥土、垃圾等,以减少对新拌合料的影响。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对旧料的选择与预处理的重要性。高质量的RAP不仅能够降低工程成本,还能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性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应当严格筛选符合要求的旧料,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水分含量及杂质水平。
二、配合比设计
第6.2条: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需根据目标空隙率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通常情况下,目标空隙率应在4%~6%之间,而最佳沥青用量则可通过马歇尔试验或其他方法确定。
解读:合理的空隙率对于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抗车辙能力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目标空隙率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条件、交通荷载等,以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
三、施工过程控制
第7.3条: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保持恒定速度作业,避免中途停顿造成接缝处不平整。同时,摊铺厚度应严格按照设计值执行,偏差不得超过±5mm。
解读:稳定的摊铺速度有助于形成连续均匀的路面结构,防止出现局部薄弱环节。而精确控制摊铺厚度则是保证路面强度和平整度的基础。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随时监测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参数设置。
四、压实成型
第7.4条:碾压作业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的原则,即紧跟摊铺机后方开始碾压,采用较低的速度但较高的频率进行振动碾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解读:正确的碾压方式可以显著提升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快速有效的压实尤为重要,否则容易导致混合料冷却硬化,增加后续工作的难度。因此,施工团队应提前制定详细的碾压计划,并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以应对突发状况。
总结
DB61/T 1284-2019为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成品的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同时也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