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方地区奶牛发酵床的制作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及日常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南方地区奶牛养殖场发酵床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ermented Bed for Dairy Cows in Southern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南方地区奶牛发酵床制作与管理是现代养殖业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应用,它不仅能够改善奶牛生活环境,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在《TJAASS 140-2024 南方地区奶牛发酵床制作及管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标准”)中,相较于旧版标准,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和改进。本文将聚焦于“发酵床垫料原料选择”的变化,并结合实际操作给出具体应用方法。
发酵床垫料原料选择的新要求
新标准对发酵床垫料原料的选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调了原料的质量控制以及多样化搭配的重要性。旧标准虽然也提到了使用稻壳、锯末等传统材料,但并未明确规定这些材料的具体来源及其质量指标。而新标准则明确指出,垫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且富含纤维素的原料,如优质稻壳、木屑等,并鼓励添加适量的农作物秸秆或其它天然有机物来增强透气性和保水性。
此外,新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废料作为垫料原料,以确保奶牛健康不受影响。这一改变反映了当前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增加。
应用方法解析
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新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原料筛选:首先需要对所有可能使用的原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其含水量、pH值、纤维含量等关键参数。对于稻壳而言,应挑选颗粒均匀、干燥度高的产品;而对于木屑,则需保证其来源于正规渠道并经过充分晾晒处理。
2. 混合比例确定: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及奶牛舍内湿度情况合理调配各种原料的比例。通常情况下,稻壳与木屑的比例可设定为3:1左右,但当遇到持续阴雨天气导致空气湿度较大时,则可以适当增加稻壳的比例以提升整体透气效果。
3. 预处理措施:在正式铺设之前,还需对选定好的原料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例如,将稻壳粉碎至适当大小以便于后续压实成型;同时也可以通过堆沤发酵的方式提前降低部分原料中的潜在风险因子水平。
4. 定期维护检查:一旦完成初次铺设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日常巡查机制,定期监测发酵床的状态变化。一旦发现局部区域出现板结现象或者异味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比如补充新鲜垫料或是调整通风量等手段予以纠正。
通过以上几点详细说明可以看出,《TJAASS 140-2024》对于发酵床垫料原料选择方面的规定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意义。只有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既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