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子良种繁育的产地环境、种子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谷子良种繁育及种子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ood Seed Multiplication of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108T15—2020《谷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谷子良种的繁育过程,确保种子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种子选择与处理
条文:4.1 种子选择
标准要求在选择谷子种子时,应优先选用经过审定的品种,并且这些品种需具备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等特性。种子纯度不得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
解读:这一规定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高纯度和高净度能够保证田间作物的一致性,减少杂株的影响;而较高的发芽率则意味着种子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在播种后能迅速出苗,为后续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播种技术
条文:5.2 播种时间
规定春播应在土壤解冻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夏播则需在前茬收获后立即抢墒播种。
解读:适时播种对于谷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春季过早播种可能导致低温影响幼苗生长,而过晚则会错过最佳生长期;夏季及时播种可以充分利用残留水分,提高成活率。
田间管理
条文:6.3 灌溉施肥
建议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时灌溉,特别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要保持适度湿润;同时结合植株长势施用适量氮肥和钾肥,避免磷肥过多造成植株徒长。
解读:合理的水肥管理有助于平衡营养供给,促进谷穗饱满充实。特别是在关键生育阶段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可显著提升产量和品质。
收获与贮藏
条文:7.2 收获时机
指出当谷粒含水量降至15%-18%时即可开始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应调整好脱粒滚筒转速以防止籽粒破损。
解读:掌握正确的收获时机非常重要,过早收获会导致产量下降,过迟则容易发生霉变或鸟害等问题。此外,现代化机械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熟练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种子资源。
通过以上对DB 6108T15—2020《谷子良种繁育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从种子的选择到最终的收获储存,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谷子生产的经济效益,还能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