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以玉米秸秆为基质进行灵芝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栽培场地选择、基质准备、接种管理、生长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玉米秸秆为基质的灵芝高产栽培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Using Corn Straw as Substr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6T 132-2020《以玉米秸秆为基质灵芝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灵芝栽培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择适宜的玉米秸秆作为培养基质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玉米秸秆的选择标准,要求其新鲜、无霉变且纤维含量适中。这是因为新鲜的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纤维含量适中的秸秆更有利于灵芝菌丝体的生长与发育。此外,还强调了在使用前需要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包括切碎、浸泡等步骤,以确保其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并促进菌丝生长。
合理配比培养基
根据标准内容,灵芝栽培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配方应当包含玉米秸秆、麸皮以及其他辅助材料,并且各成分的比例需严格控制。例如,玉米秸秆占总重量的60%-70%,麸皮约占20%-30%。这样的配比既能保证灵芝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需求,又能避免因营养过剩导致病害发生。
温湿度管理
灵芝栽培期间对于环境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标准指出,在接种后初期应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85%-90%),同时维持室温在24℃至28℃之间。随着菌丝逐渐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可适当降低湿度至75%-80%,温度则保持不变。这种动态调整有助于促进灵芝子实体的形成及成熟。
病虫害防治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定期清理培养室内杂物,防止害虫滋生;利用紫外线灯照射等方式杀灭空气中潜在的病原微生物。当确实需要用药时,则必须选用高效低毒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收获时机确定
关于何时收获灵芝产品,标准给出了明确指示:当观察到灵芝盖边缘颜色由白色转为浅棕色,并且菌管层开始释放孢子时即可采收。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准确把握最佳收获时间至关重要。
以上便是DB2306T 132-2020中几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说明。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灵芝产量,还能保障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希望每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能认真执行这一规程,共同推动我国灵芝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