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水稻基质板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寒地地区水稻基质板育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Raising of Cold Region Rice using Substrate Bo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6T 129-2020 寒地水稻基质板育苗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寒地水稻基质板育苗的全过程,提升育苗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规定了寒地水稻基质板育苗的技术要求,适用于黑龙江省及其类似生态条件地区的水稻基质板育苗生产。这为从事水稻种植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二、术语和定义
1. 基质板:由特定配方制成的固体或半固态物质,用于固定水稻秧苗根系并提供养分。
2. 育苗期:从播种到移栽前的整个生长阶段。标准明确了不同品种水稻的具体育苗天数,如常规稻一般为35-40天,杂交稻则为30-35天。
三、育苗前准备
1. 基质选择:应选用经过检测合格的专用基质,确保其物理化学性质符合要求,pH值应在5.5-6.5之间,EC值不超过2.0ms/cm。
2. 播种床制作:播种床宽度建议控制在1.2米左右,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床面要平整且略高于地面,便于排水。
四、播种技术
1.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消毒和浸种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2. 播种密度:每平方米播种量一般为400-500克,具体数量视品种特性而定,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
五、田间管理
1. 温湿度调控:育苗期间要密切关注棚内温湿度变化,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间不低于15℃;湿度保持在80%以上。
2. 光照调节: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采用补光灯延长日照时长至12小时以上。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秧苗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优先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六、移栽准备
1. 苗龄控制:当秧苗达到适宜移栽的标准(如叶片数、高度等)时即可开始移栽作业。
2. 运输保护: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机械损伤,并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湿润状态。
七、附录部分
附录A给出了几种常见水稻品种的最佳育苗参数表;附录B则列出了常用基质材料及其性能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这些资料为使用者提供了实用参考依据。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2306T 129-2020》不仅涵盖了从育苗前准备到移栽后的完整流程,还特别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寒地水稻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