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藻筏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设施、栽培管理、病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铜藻的筏式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pper Algae Raf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2T 0007-2020《铜藻筏式栽培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铜藻筏式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栽培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栽培区域应选择在潮间带或潮下带的浅海区,水深应在2米至8米之间。水质需符合GB 3097的规定,海水盐度范围为25‰至32‰。这一要求确保了铜藻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避免因环境不达标导致的生长不良。
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阶段,要求亲本藻株健康无病害,且藻体长度不少于40厘米。育苗池的水温应控制在10℃至20℃之间,光照强度保持在1000lux至2000lux范围内。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幼苗的质量和成活率,直接影响后续栽培效果。
栽培设施
对于筏架结构,标准强调使用耐腐蚀材料制作,确保其在海洋环境中长期稳定。浮绠直径不得小于16毫米,而固定绳索则需要具备足够的抗拉强度以承受风浪冲击。此外,每平方米海面至少需要布置10条浮绠,以保证足够的养殖密度。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部分特别提到定期检查设施状况,及时修复损坏部件。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在台风季节来临前做好加固措施。此外,每月进行一次水质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病虫害防治
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标准建议采用生物方法优先处理,如引入天敌物种来控制害虫数量。化学药剂仅作为最后手段,并严格遵守使用剂量和频率限制,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有助于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从而提高铜藻筏式栽培的成功率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