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堆石混凝土拱坝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堆石混凝土材料修建的拱坝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Arch D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堆石混凝土拱坝是一种结合传统堆石坝和混凝土坝优点的新型坝型,广泛应用于高水头、大体积的水利水电工程中。《DB52/T 1545-2020 堆石混凝土拱坝技术规范》对堆石混凝土拱坝的设计、施工、监测等环节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从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三方面对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设计要求部分,规范明确指出坝体结构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布置,确保坝基稳定性和整体安全性。第4.3条强调了坝体分区的重要性,要求根据材料性能差异划分防渗区、过渡区及垫层区,并且各分区之间需设置清晰的分界面以保证应力传递均匀。此外,第4.5条提出坝体断面形状应采用圆弧形或椭圆形,这有助于减小坝体应力集中,提高结构耐久性。
关于施工工艺,第6.2条指出堆石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面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确保无松动岩石和积水存在。同时,规范要求严格控制骨料级配比,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坝体厚度的1/3,以保障混凝土密实度。第6.7条特别提到冬季施工时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裂缝产生。
质量控制是保证堆石混凝土拱坝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依据第8.1条,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所有原材料均需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第8.3条规定每层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表面湿润至少7天以上。另外,第8.6条要求定期开展坝体变形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须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综上所述,《DB52/T 1545-2020 堆石混凝土拱坝技术规范》为该类工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维护的全过程管理要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堆石混凝土拱坝建设的质量与效率,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