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草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马铃薯种植中的草害绿色防控。
Title:Potato Pest and Wee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Part 3: Wee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522.3-2020《马铃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3部分:草害》为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科学、安全、有效地开展草害绿色防控。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草害的定义与危害
标准中明确指出,草害是指杂草对马铃薯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等资源。杂草不仅降低马铃薯产量,还可能成为病虫害传播的媒介。因此,有效控制杂草是保障马铃薯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绿色防控原则
标准强调了绿色防控的原则,即以生态调控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手段,辅以化学药剂使用,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这一原则体现了现代植物保护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防治措施
1. 轮作制度:建议实行与非寄主作物轮作,避免连作导致杂草种群积累。
2. 深耕翻土:通过深翻土壤,将表层杂草种子埋入深层或直接翻出地表晒干。
3.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强马铃薯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生长空间。
物理机械防治
提倡使用除草机具进行人工或机械除草,特别是在播种前对土地进行彻底清理。此外,覆盖地膜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方法,既能防止杂草萌发,又能保持土壤湿度,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
生物防治
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捕食螨、寄生蜂等控制某些特定种类的杂草害虫。同时,可以引入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土壤环境,间接抑制杂草生长。
化学防治
当其他方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可选用登记在案且适合于马铃薯田使用的除草剂。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休药期。施药后应密切观察作物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监测与评估
要求定期巡查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杂草种类、数量、分布及防治效果等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防控策略。
以上内容基于DB52/T 1522.3-2020标准进行了重点提炼与阐述,希望能为广大从事马铃薯生产的人员提供实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