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仿栗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仿栗(Castanopsis fargesii)的育苗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stanopsis Fargesii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520-2020《仿栗育苗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仿栗的育苗工作,提高苗木质量。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1.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适中的地块。
解读:苗圃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发育。地势平坦便于管理,排灌方便确保水分供给,土层深厚和土壤肥沃为苗木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来源,适宜的pH值有利于苗木吸收养分。
二、播种育苗
1.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
解读:种子消毒是防止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有效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概率。
三、苗期管理
1. 定期除草,保持苗床清洁,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
解读:杂草不仅会与苗木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还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滋生地。定期除草可以减少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
解读:病虫害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单一的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多种方式结合使用,可以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苗木出圃
1. 苗木出圃时,要根据苗木规格分级包装,做到标签清晰、数量准确。
解读:分级包装有助于提高苗木的市场竞争力,标签清晰和数量准确则能够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避免因信息不明确而产生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