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要求、方法选择、数据处理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中隧洞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in Tunnel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512-2020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与意义
标准明确指出,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前掌握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地质条件变化,包括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情况。通过这些预报可以有效预防突水、塌方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地质调查与测绘
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之前,必须先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这一步骤要求对隧洞沿线的地表情况进行全面勘查,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等信息。标准强调了使用现代测绘技术和工具的重要性,如GPS定位系统、全站仪等设备的应用,以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
钻探法的应用
钻探法是一种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标准规定,在采用钻探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孔间距、深度以及角度。同时,还应注意钻孔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如涌水量增大、岩芯破碎程度加剧等,这些都是潜在地质隐患的重要指示标志。
物探法的选择与实施
物探法主要包括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法等多种手段。标准建议结合多种物探方法综合分析,以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物探方法的优势互补,并注意现场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与分析
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需经过严格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流程。标准提出了建立数据库的要求,以便于长期保存和后续研究使用。此外,还强调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从而更直观地展示预测区域内的地质结构状况。
报告编制与审核
最后,完成整个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后,应形成完整的报告文档。报告内容应当涵盖项目概况、预报方案、实施过程、主要发现及建议措施等方面。并且,所有报告均需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的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提交给业主或监理单位。
以上就是对《DB52/T 1512-2020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