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安全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Safety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 Part 15: Internet Access Service Business Prem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867.15-2020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15部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一项专门针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场所选址与布局
该标准要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选择在交通便利、易于疏散的地方,同时避免靠近学校、幼儿园等未成年人密集区域。场所内部需合理划分功能区,确保每个电脑终端之间的间距不少于1.5米,并且要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消防安全措施
标准强调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规定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装置。此外,还要求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的有效性,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并且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灭火技能和应急处理程序。
电气安全规定
为了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标准明确规定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安装,并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电源线路应采用阻燃材料保护,插座开关的位置应便于操作且远离水源。同时,要求每个座位都配备独立的电源接口,避免多台设备共用一个插座造成过载现象。
网络信息安全
鉴于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性,本标准特别关注了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要求经营者建立健全用户信息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个人信息采集范围,不得非法获取或泄露顾客隐私;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如部署防火墙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以及实施数据备份策略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黑客攻击或病毒感染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
最后,标准还特别指出各经营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这包括但不限于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具体应对步骤、联络方式以及后续恢复流程等内容。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应对能力,确保一旦出现意外状况可以及时有效地作出反应。
以上是对《DB50/T 867.15-2020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15部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这些条款旨在从多个维度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