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业务的操作要求、流程管理、安全措施及服务质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内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机构。
Title: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unkering Services of Duty-Free Fuel Oil for International Navigation Vessels in China (Zhejia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F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9T 68-2018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操作规范》是浙江省为推动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业务规范化、标准化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等。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框架,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统一的理解。例如,“保税燃油”被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免征关税、增值税和其他直接税的燃料油,这对于理解保税燃油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至关重要。
业务流程
标准详细规定了保税燃油供应的业务流程,包括申请、审批、执行和检查四个主要阶段。在申请阶段,供油企业需提交详细的计划书,内容涵盖供油量、供油地点及时间等信息。审批环节则由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审核,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执行阶段强调安全作业的重要性,要求供油企业和船方共同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最后,在检查阶段,需对整个供油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以保证质量和服务水平。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本标准的核心之一。标准要求供油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应急预案、培训制度以及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现场作业时的安全措施,比如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以及实施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特殊天气条件下的作业也有明确指示,要求采取额外的安全保障措施。
环境保护
考虑到保税燃油供应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标准专门设置了环境保护章节。它规定供油企业应当采用环保型设备和技术,减少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并妥善处理废油及其他污染物。同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能源,降低碳排放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监督与评估
为了确保标准得到有效落实,标准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核实其是否严格按照标准开展业务活动;另一方面,也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形成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罚。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3309T 68-2018》不仅为浙江自贸区内从事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业务的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同时也从多个角度强化了行业自律意识,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