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桂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金桂在浙江省内的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olden Osmanthus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金桂育苗技术规程》(DB3309/T 15-2018)是浙江省金华市制定的地方标准,为金桂苗木的培育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桂育苗过程中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嫁接育苗、移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环节的技术要求。适用于金桂苗木的规模化生产。
二、产地环境
标准要求育苗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且pH值在5.5~7.5之间的地块。这一要求确保了金桂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和酸碱度条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三、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并提供母树来源、种源信息及植物学特征描述。这有助于保证苗木遗传特性的稳定性,避免因品种混杂导致的质量下降。
四、播种育苗
对于播种育苗,标准强调种子需经过精选处理,播种前要进行催芽。播种深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之间。这样可以保证种子均匀分布,促进幼苗整齐出土。
五、嫁接育苗
采用芽接或枝接方式时,砧木应选用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实生苗。接穗则要从优良母树上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形成层,确保嫁接口紧密结合。
六、移植
当幼苗长至5~10厘米高时即可进行第一次移植,株行距控制在10×10厘米;待其生长到30厘米左右再进行第二次移植,此时株行距扩大至40×40厘米。合理安排移植次数和密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七、田间管理
包括浇水、施肥、除草以及整形修剪等内容。特别是在幼苗快速生长期,应及时补充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根系发育;定期松土除草可改善通气性,防止杂草与苗木争抢养分。
八、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炭疽病、叶斑病及蚜虫等危害,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例如,在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洒叶片表面,发现害虫活动迹象时则需立即采取物理或化学措施予以清除。
九、苗木出圃
最后,在苗木达到设计规格后方可起苗出圃。起苗前要适当控水,尽量保留完整土球,包装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湿防震。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移栽后的成活率。
综上所述,《金桂育苗技术规程》涵盖了从选址到出圃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升金桂苗木品质,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