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营养、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从事哺乳仔猪饲养的养殖场及养殖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ckling Piglet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7T 466-2020《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哺乳仔猪饲养管理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环境控制
标准要求哺乳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仔猪生长发育的舒适环境。具体来说,仔猪出生后第一周内,舍内温度应维持在32℃左右,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降至25℃。湿度则应控制在50%-60%之间。这一规定旨在避免因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仔猪出现腹泻或其他健康问题。
二、饲料管理
标准强调了母乳的重要性,并建议在仔猪出生后的第三天开始补料。初次补料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乳猪全价配合饲料,且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定期清理食槽,防止霉变。这有助于提高仔猪对固体饲料的适应能力,促进其早期断奶后的正常生长。
三、卫生防疫
为了保障仔猪健康,标准明确规定每日应对哺乳舍进行清洁消毒一次,使用的消毒剂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此外,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完成首次免疫接种,包括猪瘟疫苗等基础免疫项目。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疾病传播,降低养殖风险。
四、日常观察与护理
饲养人员需每天至少两次巡视哺乳舍,密切注意仔猪的精神状态、采食量及排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如调整保温设施、补充营养液等。特别是对于弱小仔猪,要给予特别关注,必要时实行人工辅助喂养,以确保其存活率。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条文内容,可以显著提升哺乳仔猪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为后续育肥阶段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