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庭图书馆的建设原则、选址与布局、设施设备、资源配备、人员配置、管理与服务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家庭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Family Libra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063—2019家庭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规范》是一项浙江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家庭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4.1 基本要求
家庭图书馆应具备独立的空间,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并确保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以及适宜的温湿度环境。这一规定强调了空间的重要性,因为一个舒适的学习和阅读环境能够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同时,考虑到书籍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温湿度可以防止书本发霉或老化。
4.2 图书配置
家庭图书馆需配备不少于300册的图书,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图书的选择应当兼顾种类丰富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用户的需求。此外,还应定期更新图书内容,保持信息的时效性。通过这样的配置,不仅能满足家庭成员日常学习和娱乐需求,也能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
4.3 设施设备
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书架、阅览桌椅等基本硬件设施外,还建议安装空调、空气净化器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查找资料,可以引入电子检索系统或者使用二维码扫描等方式实现数字化管理。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增强用户体验。
4.4 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家庭图书馆正常运转的基础。包括但不限于开放时间安排、借阅规则、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特别是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保护措施尤为重要,比如设置密码保护、限制非法访问等手段来防止数据泄露等问题发生。
4.5 人员培训
对于负责运营维护的家庭成员来说,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非常必要。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还能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在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