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枸杞根腐病无公害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枸杞根腐病的无公害综合防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n-Pesticidal Integrated Control of Lycium Root R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866-2020《枸杞根腐病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青海省枸杞种植中根腐病问题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根腐病: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枸杞根部组织坏死性疾病。
- 无公害防控: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减少病害发生,确保产品安全。
2. 预防措施
- 种苗选择:要求选用抗病性强、生长健壮的优质种苗。具体操作上需从正规育苗基地采购,并对种苗进行严格检疫。
- 土壤处理:建议使用蒸汽消毒法或药剂熏蒸法对土壤进行预处理,以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病原体。
- 合理密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因过密导致通风透光不良而增加病害风险。
3.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保持适度湿润即可,切勿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加强排水工作。
- 施肥指导:提倡施用有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增强植株抵抗力。
-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残体,防止病原扩散。
4. 化学防治
- 药剂选用: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作为主要防控手段。
- 使用浓度与次数: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配比喷洒,一般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 安全间隔期:注意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规定,在收获前停止用药。
5. 生物防治
- 引入有益微生物:可以考虑接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或者木霉菌等益生菌来抑制病原菌生长。
- 利用天敌昆虫:保护和利用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控制蚜虫等传播媒介的数量。
6.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
- 设置观察点:每个生产基地至少设立一个固定观测站,定期记录天气状况及发病情况。
- 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整体防控效率。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的核心部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有效控制枸杞根腐病的发生与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