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专利侵权诉讼代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浙江省内提供专利侵权诉讼代理服务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atent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Agency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7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0T 54—2018《专利侵权诉讼代理服务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专利侵权诉讼代理服务行为。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6.1.1 服务机构要求
该条款规定了服务机构的基本条件,包括依法设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拥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设备等。这些基本条件确保了服务机构能够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并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服务环境。
7.1.2 人员要求
此条明确了从业人员的资质与能力要求,即至少应有一名以上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士。这保证了团队的专业性,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专利侵权案件。
9.2.1 案件受理
在案件受理环节,要求服务机构对委托方提供的证据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需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签订书面合同。这一流程有助于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纠纷。
9.2.2 调查取证
针对调查取证工作,强调应当遵循合法原则,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建议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证据,如现场勘查、查阅档案资料等,以增强证明力。
9.3.1 应诉准备
对于应诉准备工作,本标准指出要全面分析案情,制定详细的应诉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整理证据清单、预测对方可能提出的主张及抗辩理由等。此外还提到要充分考虑地域管辖因素,合理选择法院提起诉讼。
9.3.2 庭审活动
庭审过程中,要求代理人积极履行职责,维护当事人利益。具体而言,就是按照预定方案参与法庭辩论,适时提出质证意见,适时补充提交新证据等。同时也要注意遵守法庭纪律,保持专业态度。
9.3.3 结案处理
结案后,服务机构需要及时向委托方汇报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判决书副本、调解协议等内容。并且协助办理后续事宜,比如执行生效裁判文书或者申请复议等。
以上是对DB3310T 54—2018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阐释,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继续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