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套种香榧的种植技术要求,包括选址、苗木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茶园套种香榧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Tea Garden with Torreya Grand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茶园套种香榧种植技术规程》(DB33/T 51—2019)是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茶园与香榧的复合种植模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指出,茶园应选择在海拔高度适中、坡度适宜、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区域。具体要求包括:土壤pH值应在4.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并且要确保良好的灌溉条件。此外,规划时需考虑道路布局和防护林带设置,以利于后期管理。
二、苗木选择与定植
关于苗木的选择,标准强调使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优质苗。定植时间宜选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进行。行距设定为3米×4米,株距为2米×3米,这样既能保证香榧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不会过度影响茶树的光照需求。
三、田间管理
对于茶园套种香榧的田间管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首先,在幼龄期要加强水肥管理,每年至少施三次肥,分别是萌芽肥、壮果肥及采收后恢复肥。其次,定期修剪茶树和香榧,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促进健康生长。同时,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
四、采收与加工
关于采收,标准规定当香榧果实颜色由青转黄并开始自然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处理也很重要,需要及时晾晒或者烘干,防止霉变。而对于茶叶,则需按照绿茶加工工艺流程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高茶园套种香榧的整体效益,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