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视频监控卡口系统的数据结构、传输协议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视频监控卡口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ideo Surveillance and Checkpoint Data Transmis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11/T 32—2019《视频监控卡口数据传输技术规范》是浙江省丽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视频监控卡口系统的数据传输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视频监控卡口:安装在道路上用于记录通过车辆图像及相关信息的系统。
- 数据传输:指从视频监控卡口采集点到中心管理平台的数据传递过程。
技术要求
# 数据格式
标准规定了视频、图片等数据的格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例如,视频编码需采用H.264或更高版本,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减少存储空间占用。
# 实时性
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交通流量监测,标准建议端到端延迟不超过500毫秒。这有助于及时响应突发事件,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 安全性
强调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加密措施以保护隐私信息不被泄露。推荐使用TLS/SSL协议来建立安全连接,并定期更新密钥防止破解。
# 可靠性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冗余设计原则。比如在网络链路中断时能够自动切换至备用路径继续工作;同时要求设备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在异常情况下能发出警报通知维护人员。
测试方法
为验证上述各项指标是否达标,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测试步骤:
- 使用专业工具测量实际传输速率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 模拟各种恶劣环境条件(如高噪声干扰)下系统的表现情况;
- 验证加密算法的有效性和强度;
- 对整个网络架构进行压力测试,检查极限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结论
DB3311/T 32—2019作为指导性文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它不仅促进了视频监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为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项目规划与实施,共同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