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基塘鱼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塘基建设与维护、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采用桑基塘模式进行鱼类养殖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sh Culture in Mulberry-based Pond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5/T 163-2020《桑基塘鱼养殖技术规范》是浙江省湖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桑基塘鱼的养殖技术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养殖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桑基塘的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塘底需保持平坦且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和灌溉。此外,水源必须符合GB 5749的规定,即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以保证鱼类健康生长。这些要求为桑基塘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率并提升鱼产品的品质。
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
苗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功与否。根据标准规定,苗种应当来自具有资质的繁殖场,并经过检疫确认无病害后方可使用。放养前需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关于放养密度,标准建议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鱼苗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体数值依据不同种类鱼类而定,目的是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缺氧或竞争加剧。
饲料投喂管理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标准强调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作为主要饵料来源,并鼓励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来增强免疫力。每日投喂次数一般为2-3次,具体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同时要注意观察天气状况,在阴雨天可适当减少投喂量以防浪费。
日常巡塘与疾病防控
日常巡塘是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的关键环节。工作人员每天至少巡查两次,检查水位高低、水质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死鱼浮头等现象。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请专业人员诊断治疗。此外,还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等方式预防疾病发生。
收获与销售
收获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捕捞时间和方法操作,确保产品达到最佳风味和营养价值。对于即将上市的商品鱼,在最后几天停止投喂以便清理肠道内容物。销售过程中需注意包装标识清晰准确,标明产地、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内容,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也利于追溯管理。
以上是对DB3305/T 163-2020《桑基塘鱼养殖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