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钵育移栽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准备、播种育秧、秧苗管理、本田管理、机械插秧、田间管理及收获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钵育移栽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of Rice Bowl Raising and Trans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783—2021水稻钵育移栽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水稻钵育移栽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规定了水稻钵育移栽的各个环节,包括育秧、机械移栽以及田间管理等。在育秧阶段,标准明确要求种子处理要严格遵守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确保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要求。此外,播种量需控制在每平方米350克至450克之间,以保证秧苗的健壮生长。对于育秧床土的选择,标准强调应选用肥沃、疏松且无病虫害的土壤,并要求床土厚度保持在2厘米左右。
机械移栽部分,标准指出插秧机的行距设定为30厘米,株距则根据具体栽培模式调整为14-18厘米。插秧深度应控制在1.5-2.0厘米范围内,这样既能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求,又能减少机械损伤。同时,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秧苗成活率,建议采用同步施肥装置,在移栽的同时施入适量肥料。
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灌溉的重要性。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应保持浅水层灌溉;进入拔节孕穗期后,则需要适当加深水位,促进根系发育。另外,还特别提到在遇到低温冷害时,可以通过灌深水或喷洒防冻剂来缓解不利影响。
这些条文体现了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有助于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稳产目标。通过严格执行此标准,可以有效提升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