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内照射甲状腺碘-131活度体外测量的原理、仪器设备要求、测量方法及结果计算与不确定度评定。本文件适用于对职业人员甲状腺中碘-131活度的体外测量。
Title:Measurement Method for External Thyroid Iodine-131 Activity in Occupational Internal Contamin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908-2020《职业性内照射甲状腺碘-131活度体外测量方法》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职业环境中对接触碘-131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碘-131活度进行体外测量。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碘-131人员的甲状腺碘-131活度的体外测量工作。这意味着它主要针对那些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放射性碘-131的职业人群,比如医疗、科研机构中的放射科医生、核医学科医护人员等。这些人员由于职业需要可能会暴露于一定水平的放射性碘-131之下,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其体内碘-131的累积量以确保健康安全。
测量原理与设备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体外测量碘-131活度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碘-131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伽马射线被探测器捕捉并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使用的仪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且要经过定期校准。此外,还强调了测量环境的重要性,如屏蔽条件、背景辐射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测量精度。
样品采集与准备
在实际操作之前,正确地采集和准备样品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标准规定,在进行体外测量前,受检者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漱口并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避免食用含碘食物至少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非目标来源碘元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干扰。另外,对于不同部位的测量点也有具体的位置指示,比如颈部前方中央区域作为甲状腺区域的标准测量位置。
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
完成测量后,数据的处理同样不可忽视。标准要求所有原始数据都应记录完整,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分布情况。当发现异常值时,需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否剔除。最后生成的结果报告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受检者的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使用的仪器型号及状态描述;测量所得的具体数值及其不确定度范围;以及基于此数据做出的职业健康建议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可以看出,《职业性内照射甲状腺碘-131活度体外测量方法》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流程指导,还特别注重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性和科学合理性,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