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点布设、样品采集与保存、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eochemical Monitoring of Arable Land Qua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902-2020《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耕地质量监测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点布设、样品采集与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与成果表达等内容,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工作。
监测点布设
标准要求监测点应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耕地上,确保能够反映区域耕地的整体状况。具体来说,监测点的选择应当考虑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并且要避开污染源的影响范围。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一个长期监测点,对于面积较大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点数量。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样品采集时,需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操作,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工具应清洁无污染,避免对样品造成二次污染。样品采集后应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不得随意改变样品性质。样品制备阶段包括风干、破碎、混合等步骤,目的是为了使样品达到后续分析所需的粒度和均匀性要求。
分析测试
分析测试部分强调了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认可的方法来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例如,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方法。同时,还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数据处理与成果表达
在数据处理环节,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统计学原理剔除异常值,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相关参数。最终形成的监测报告应当清晰明了地展示出各监测点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耕地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内容是对DB32/T 3902-2020中几个关键部分的简要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或者需要了解更多细节,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