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弃泥浆再生利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处理工艺、质量控制及环境保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的再生利用过程。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egene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ste Slu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6T 031-2020《废弃泥浆再生利用规范》是浙江省衢州市发布的关于废弃泥浆处理与再利用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市政工程等领域产生的废弃泥浆的再生利用过程。明确指出,此规范不适用于工业废泥浆及危险废物的处理。
2. 术语和定义
- 废弃泥浆:指在钻探、挖掘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的悬浮液。
- 再生泥浆:通过处理后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废弃泥浆。
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确保各方对概念的理解一致。
3. 技术要求
- 泥浆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粘度、密度、pH值等参数,需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
- 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沉淀法、过滤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泥浆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定期检测其性能指标,确保再生泥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环境保护
在整个再生利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例如,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密封措施避免泄漏;处理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噪音、气味等因素的影响。
5. 安全管理
强调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个人防护的重要性。所有参与人员都应当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6. 检验规则
每批再生泥浆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规定要求时才能投放市场。此外,还规定了抽样检查的具体方法和频率。
7. 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要求再生泥浆产品要有清晰醒目的标识,注明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包装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功能;运输车辆须保持清洁完好状态;储存环境则需满足干燥通风等条件。
以上内容构成了DB3306T 031-2020的核心框架,为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明确指导。通过遵循这些规范,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