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设计原则、总体要求、线路设计、车辆设计、信号与控制系统设计、供电系统设计、车站设施设计及附属设施设计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设计。
Title: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Rail Transi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835-2020《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是湖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总体要求、线路设计、车辆基地、供电系统、通信与信号、环境与设备监控等关键内容。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总体要求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应具备智能化、环保性和安全性。这要求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例如,系统需配备自动调度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来降低能耗。
线路设计章节强调了线路走向的选择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置车站位置,确保交通便捷性与可达性。此外,还规定了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等技术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关于车辆基地,标准提出了车辆基地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减少噪声污染的要求。并且明确了车辆基地的功能分区,包括停车库、检修库等,以及各功能区的具体布局要求,这对于保障日常运营维护至关重要。
供电系统方面,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源接入方式、变电所设置原则等内容。特别是对于接触网的安装高度、绝缘距离等具体数值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通信与信号系统的设计则注重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对信号系统的冗余设计提出了要求,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部分,标准要求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站内外的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并能及时响应异常情况。这不仅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也保障了设备设施的良好运行状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43/T 1835-2020《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从多个维度对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为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