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岱衢族大黄鱼网箱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与质量要求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岱衢族大黄鱼在浙江省范围内的网箱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ge Culture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of Daiqu Str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岱衢族大黄鱼作为一种优质海水鱼类,其网箱养殖技术对于提升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DB3302/T 149-2018 岱衢族大黄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为该品种的标准化养殖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种选择上,规范要求选用体质健壮、无病害、规格整齐的岱衢族大黄鱼苗种。这意味着在养殖初期就应注重苗种的质量,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后续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提高成活率。
其次,关于网箱设置,规范指出网箱应设置在水流畅通、水质清新且盐度适宜的海域。具体来说,网箱底部距离海底至少要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以保证良好的水体交换。同时,网箱的框架结构需牢固耐用,能够抵御风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营造一个适合岱衢族大黄鱼生长的良好环境。
再者,在饲料投喂方面,规范强调了科学合理的投喂策略。建议采用配合饲料,并根据鱼类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例如,在幼鱼期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比例,而在成鱼期则需平衡营养成分,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此外,规范还特别提到了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水温、溶解氧、pH值等关键指标,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适宜的水质条件。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采取换水或增氧等手段加以改善。
最后,在病害防控方面,规范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除了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外,还应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并建立完善的病害监测体系。一旦发现病害迹象,须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防止病情扩散。
综上所述,《DB3302/T 149-2018 岱衢族大黄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从苗种选择到日常管理再到病害防控等多个环节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促进岱衢族大黄鱼网箱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遵循这一规范不仅能够提高养殖效率,还能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