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象山白鹅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象山白鹅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
Title:Xiangshan White Goose - Part 4: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象山白鹅是浙江省象山县的特色家禽品种,其疾病防治在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DB3302T 074.4-2018《象山白鹅 第4部分:疾病防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疾病预防方面,标准明确要求养殖场应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消毒、控制人员进出等措施。例如,第4.1条规定“养殖场应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并保持记录”。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滋生,还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其次,关于疫苗接种,标准强调了免疫程序的重要性。第4.2条指出,“雏鹅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接种小鹅瘟疫苗,并按照说明书完成后续加强免疫”。这一规定确保了雏鹅能够获得足够的保护力,降低发病风险。
再者,在疾病诊断上,标准提倡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认病因。第4.3条建议,“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集样本送至专业机构检测,不得自行用药”。通过实验室分析可以准确判断病原类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药物使用,标准也做出了严格限制。第4.5条规定,“所有使用的兽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这意味着任何药物都需经过批准才能用于生产,并且在停止用药后还需等待一定时间才能上市销售,以保证产品安全。
最后,在环境管理方面,标准还特别提到改善饲养条件的重要性。第4.6条要求,“应提供充足的空间供鹅群活动,并维持适宜的温湿度”。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能提高鹅群的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增强其免疫力。
综上所述,《象山白鹅 第4部分:疾病防治》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管控,为保障象山白鹅健康生长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些措施既体现了现代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也为其他地方特色畜禽品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