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及管理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水产养殖池塘的改造和建设活动。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Aquaculture Pond Reno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2/T 059-2018《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是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水产养殖池塘的改造和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条文解读:4.1 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这一条强调了在进行池塘改造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规划需求。首先,选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意味着不能随意占用耕地或改变土地用途,必须按照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其次,要遵循水资源保护规划,确保不会破坏当地的水体环境,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或者污染。最后,环境保护规划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旨在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池塘结构设计
条文解读:5.1 池底形状宜为锅底形或斜坡形,池深应在1.5米至2米之间。
对于池塘底部的设计,推荐采用锅底形或斜坡形主要是为了便于排水和捕捞作业。锅底形可以集中积水便于灌溉,而斜坡形则有利于鱼类活动空间分布均匀。池深设定在1.5米到2米之间,既保证了足够的水体容量以满足不同种类水产生物生长所需,又不会因为过深而导致管理不便。
排灌系统设置
条文解读:6.1 排灌系统应独立设置,且具备双向流动功能。
独立设置排灌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疾病传播以及相互影响,提高养殖效率。同时具备双向流动功能意味着不仅可以排出多余水分还可以引入新鲜水源,这对于维持水质稳定至关重要。
安全防护措施
条文解读:7.1 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逃网、警示标志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安全设施的安装是保障人员安全及财产不受损失的重要手段。防逃网能阻止鱼虾逃跑,减少经济损失;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区域,预防事故发生。定期检查这些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则是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隐患扩大。
环境保护要求
条文解读:8.1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处置,不得随意堆放。
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其他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污染周围环境。因此本条规定所有废弃物都必须得到妥善处理,比如运往指定地点填埋或者回收再利用,绝不能乱扔乱放。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从选址开始直至完工后的维护保养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环保的水产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