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蓝花楹观赏苗木播种培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蓝花楹观赏苗木的播种培育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Jacaranda Mimosifolia Ornamental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731-2020蓝花楹观赏苗木播种培育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蓝花楹观赏苗木的播种和培育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根据标准第4.1条,种子采集应在果实成熟时进行。具体而言,当蓝花楹果实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并开始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种子处理需将果实阴干后去除果壳,确保种子纯净度不低于90%。此外,种子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储存温度控制在15℃以下,以保持种子活力。
二、播种时间与方法
标准第5.1条规定,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3月至4月或秋季9月至10月。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翻消毒,施足基肥。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至3倍。播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积水,以促进种子发芽。
三、苗期管理
标准第6.1条指出,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除覆盖物,并设立遮阳网防止强光直射。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即土壤表面稍干时适量浇水,避免过量灌溉导致根系腐烂。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使用,每月追肥一次,浓度控制在0.2%-0.3%之间。
四、病虫害防治
标准第7.1条强调了病虫害预防的重要性,要求定期巡查苗圃,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对于常见病害如炭疽病,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预防;针对蚜虫等害虫,则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及时清理杂草残叶,减少病虫害滋生环境。
以上内容基于DB51/T 2731-2020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从而提高蓝花楹观赏苗木的质量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