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百香果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种苗繁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百香果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ssion Frui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2/T 188-2018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百香果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行政区域内百香果的露地栽培。这意味着该标准是基于宁波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制定的,具有很强的地域针对性。
其次,“术语和定义”中对“百香果”进行了明确定义,即以Passiflora edulis Sims为学名的多年生藤本植物。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百香果的认识,避免因概念模糊而产生的误解。
再者,“品种选择”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优良品种。具体来说,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并且要注意品种间的合理搭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例如,可以选择‘台农一号’、‘紫香一号’等高产优质的品种。
在“苗木繁育”环节,规定了从播种到定植整个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比如,种子处理时要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置于30℃恒温箱催芽7天左右;扦插繁殖则需选取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穗,插入沙床后保持温度在25-30℃之间,湿度控制在80%以上,大约一个月即可生根。
关于“栽培管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株距控制在2米左右,行距为3米较为合适。同时还要注意肥水管理,生长季节每半月施一次稀薄液肥,开花结果期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另外,要及时修剪整形,去除多余的侧蔓,保留主干和主要结果枝,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病虫害防治”部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原则。如悬挂黄板诱杀害虫,释放赤眼蜂抑制害虫繁殖等绿色防控措施。当确实需要使用农药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方法施用,并且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最后,“采收与贮藏”指出百香果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果实转色至完全成熟阶段。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短期贮藏可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长期保存则建议冷藏于0-5℃环境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
综上所述,《DB3302/T 188-2018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苗培育到产品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突出了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理念,对于促进百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