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融机构信息科技系统运行维护自动交付的基本原则、流程要求、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金融机构在信息科技系统运行维护中的自动交付实践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Delivery of IT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884—2020《金融机构信息科技系统运行维护自动交付规范》是一项针对江苏地区金融机构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提升信息科技系统的运行维护效率与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几个核心概念,如“自动交付”、“运行维护”等。其中,“自动交付”被定义为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技术手段实现从代码提交到生产环境部署的全过程管理。这一定义强调了自动化在整个IT运维流程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工作效率。
自动化工具选择
在第5部分关于自动化工具的选择上,标准指出应优先考虑那些具备良好兼容性和扩展性的开源或商业软件。例如,Jenkins因其强大的插件生态系统而成为首选之一;而对于数据库迁移任务,则推荐使用Flyway或Liquibase这样的专业工具。此外,还特别提到需要评估所选工具是否符合企业的安全策略以及是否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流程设计原则
第6节详细描述了自动交付流程的设计准则。它要求每个阶段都必须有明确的输入输出标准,并且整个过程应当是可追溯的。具体而言,在构建阶段,所有源码变更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代码审查;测试阶段则需覆盖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多个层次;而在部署环节,必须实施蓝绿部署或者金丝雀发布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安全控制措施
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质,标准在第7章专门论述了如何加强自动交付过程中的安全性。这包括但不限于:对敏感数据加密存储;限制访问权限仅授予必要人员;定期审计日志记录;以及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另外,还建议采用双因素认证机制来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
持续改进机制
最后,在第8章中提出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的重要性。企业应当收集来自不同部门反馈意见,并据此调整优化现有流程。同时,还应该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最佳实践案例,促进知识共享文化形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确保整个体系始终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
以上就是对DB32/T 3884—2020《金融机构信息科技系统运行维护自动交付规范》中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