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用塑料线材热熔过程中产生的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增材制造用塑料线材中上述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与评价。
Title:Determination of Alkanes and Aldehydes/Ketones Substances Generated by Plastic Filaments Used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uring Thermal Fu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2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873—2020《增材制造用塑料线材》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增材制造用塑料线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其中关于热熔过程中产生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的测定,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热熔产生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的测定
# 标准中的关键条款
1. 范围
- 本部分规定了增材制造用塑料线材在热熔过程中释放的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以聚乳酸(PL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增材制造用塑料线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列出了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T 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等,这些文件为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3. 术语和定义
- 明确了“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的概念,确保测试过程中的统一理解和操作。
4. 试验原理
- 描述了通过模拟增材制造设备工作环境,将塑料线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收集释放出的气体,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对其中的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 试剂与材料
- 指定了用于实验的各种化学试剂、气体标准物质及纯度要求,强调了试剂纯度对于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性。
6. 仪器设备
- 包括但不限于恒温箱、气相色谱仪、冷凝装置等设备的具体型号和技术参数建议,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7. 样品制备
- 对样品的选择、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比如选择代表性样品、控制样品尺寸等,以保证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
8. 试验步骤
- 提供了具体的实验操作流程,包括样品放置位置、加热温度设定、气体收集时间等细节。
- 强调在整个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避免有害物质泄漏造成人员伤害。
9. 结果计算
- 给出了如何根据获得的数据计算出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浓度的具体公式,并指出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背景值扣除等。
10. 精密度与准确度
- 规定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帮助使用者评估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11. 质量保证措施
- 鼓励实验室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等,以持续提高检测水平。
通过对以上条款的理解与应用,可以有效地开展增材制造用塑料线材热熔过程中产生烷烃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的测定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和使用者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