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隧道桥梁反恐怖防范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员与资源、技术防范、实体防范、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隧道和桥梁的反恐怖防范管理工作。
Title: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Management Part 22: Tunnels and Brid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10.22—2020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22部分:隧道桥梁》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广州市范围内隧道和桥梁的反恐怖防范管理工作。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反恐怖防范”的概念,即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以及减轻其可能带来的危害。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关于组织与职责方面,标准要求相关单位应成立专门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分工。例如,领导组负责制定总体应急预案,而具体岗位则需落实日常巡查任务。这种层级分明的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再者,在信息报告机制上,标准强调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发生紧急状况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汇报,并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沟通协调。同时还规定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的要求,确保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此外,针对隧道桥梁特有的环境特点,标准特别指出要加强对重点部位如出入口、通风口等区域的安全防护力度。比如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无死角监控;设置金属探测门限制违禁品进入;配置专业安保队伍进行巡逻值守等等。
最后,在培训演练环节中,标准提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性的反恐知识教育和技术训练课程,使全体员工熟悉掌握正确的处置流程。并且还要模拟真实场景开展应急演习,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并不断完善优化。
综上所述,《DB4401/T 10.22—2020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22部分:隧道桥梁》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框架,对于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