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百合栽培的产地环境、种球选择与处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百合的规模化栽培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l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百合栽培技术规程》(DB3302/T197-2020)是浙江省宁波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百合的栽培管理,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将从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球处理
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优良品种。在种球处理方面,要求种球在种植前需经过严格筛选,剔除病残、霉变及损伤种球。同时强调了种球消毒的重要性,推荐使用75%酒精浸泡1分钟后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半小时,以预防种球携带的病原菌传播。
二、土壤准备与基肥施用
土壤质量直接关系到百合生长发育的好坏。标准建议种植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pH值保持在6.0-7.0之间。在整地时要深耕细作,并结合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具体施肥量为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3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400-600公斤,确保土壤养分充足且均衡。
三、田间管理
1. 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控制在20×30厘米左右。
2. 水分管理: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开花前后应注意适量灌溉。
3.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促进根系呼吸和吸收养分。
4.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优先采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喷洒,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频率。
四、采收与贮藏
当百合地上部分自然枯黄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及时清理泥土并晾晒至半干状态,然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防止霉变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百合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百合从选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对于从事百合种植的专业人士来说,遵循该标准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益,保障产品质量。